聚焦创新“六水共治”工程投融资机制,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
齐心协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
(资料图)
去年以来,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,各项指标均达到或好于国家和省级考核目标。目前,我省“六水共治”体制机制已经初步建立,齐抓共管治水初见实效。如何建立运转高效、保障有力的“六水共治”工程投融资机制,是持续推动“六水共治”的关键因素。
3月21日至22日,省政协召开创新“六水共治”工程投融资机制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。政协委员、专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协商,共商建立“六水共治”投融资机制良策,齐心协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。
据介绍,会议召开前,省政协组成调研组,先后开展实地调研、书面调研、网上调研,广泛了解情况,听取各方意见建议。
“水治理工作,社会资本参与度有待提升。”省政协委员郭胜兰在参与调研后提出“通过跨行业、跨领域的区域综合开发,增加社会投资的吸引力”“政府应推进村镇集中供水,提高供水质量,创新收费机制”等建议。
“建议充分运用法治思维、法治手段,谋划立项、审批或备案‘六水共治’项目工程。”调研后,省政协委员王雁磊从法律方面提出建议,“在谋划、谈判、招商、签订合同、合同履行的不同阶段,地方政府要提前预防和实施合同履行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,确保项目实施。”
此次会议期间,多位省政协委员和来自金融系统的专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。分组讨论中,与会委员、专家围绕问题各抒己见,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“有收益是吸引社会资本的必要条件。”省政协委员杨飞建议,各市县积极挖掘和统筹本地资源和项目需求,谋划和整合具有拓展收益、长效收益的“六水共治”项目,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打好基础。
“各位委员、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是‘及时雨’,对我们做好下一步相关工作很有帮助。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和省治水办、省水务厅、省发改委、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、省生态环境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财政厅等单位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建议,并与委员协商互动,交流探讨。
省水务厅副厅长黄玮表示,省水务厅将充分吸收委员们提出的建议,进一步增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标签: